二硒化鎢(WSe2)的熱傳導率大約是熱傳導率最好的鉆石的10萬分之一,是世界上熱傳導率最低的材料。
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們首次開發出由二硒化鎢(tungsten diselenide;WSe2)制做的二極體,根據實驗顯示,這種材料可被用于超薄的軟性太陽能電池。二硒化鎢(WSe2),主要的結構是由上下各一層硒原子連接中間1層鎢原子所組成。這種WSe2材料就像石墨烯一樣可吸收光線,所吸收的光線可用于產生電力。
這種薄層的確又輕又薄,約有95%的光線都能穿過,但其余5%的十分之一光線都會被材料吸收,并轉換成電力。因此,其內部效率相當高。如果多個超薄層彼此堆疊,這種入射光線的很大一部份都能有效加以利用──但有時這種高透明度可能帶來有利的副作用。熱在晶體中是以聲子的狀態傳遞的,因此如果晶體的結構相當有規律,那么聲子便可以輕易地傳播到遠處,也就是具有高的熱傳導率。反之,如果晶格原子結構的規律性很差,聲子很快就會在晶格中將能量消耗掉,這時物質的熱傳導率自然就很差。
這個新材料不但具有像多孔狀物質那樣的熱傳導率.更重要的是,它的密度很高,大概跟銅差不多。
由于二硒化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巨納集團長期為全球頂級科研院所提供高性能的二硒化鎢(WSe2)材料。為感謝廣大客戶的支持,直至16年12月底,凡購買WSe2晶體的客戶一律贈送機械剝離工具箱一個。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二硒化鎢(WSe2)的2D材料具備操縱光電相互作用的潛力,在照明、顯示、光互聯、邏輯與傳感器等各種應用中,具備優化效率和光譜特性的實力,還可以用于開發超薄、輕便且靈活的光伏電池、增強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志(doi: 10.1038/nnano.2014.26)上。
該研究小組使用半N型和半P型電摻雜WSe2材料制作出可正常工作的二極管,還能夠制作出光電探測器、光伏電池和LED等基礎光電器件。研究人員介紹說,電致發光是主要機理,已經在現有的2D 二硫化鉬(MoS2)器件中觀測到。然而,由于發光效率低、光譜線寬寬,MoS2的光學質量差。最新的研究則在2D WSe2的橫向P-N結中觀測到了電致發光效應,而且WSe2的光學質量高。 研究人員使用薄氮化硼支柱作為介電層,在其下方設置多個金屬門電路,就可實現靜電誘導電致發光。這種結構可實現電子和空穴有效注入,再結合WSe2的高光學質量,就可以產生明亮的電致發光,相比MoS2,注入電流小1000倍,線寬窄10倍。
研究人員介紹說,該系統將會成為自旋/谷偏振LED、芯片上激光器、2D電光調制器等新型光電子器件未來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WSe2材料也可以用于太陽能電池和顯示設備,而這些設備又會用于建筑物或車輛的窗戶甚至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