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和專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低維納米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鉬、氮化硼、二維黑磷單晶等被相繼發現,以這些材料為基礎的各種復雜結構,如異質結、堆垛結構等也不斷產生。這些低維納米材料與結構的新奇性質以及在光電、催化、傳感等領域的前景引起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也逐步進入了從實驗室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階段。統一的命名方式、測試方法、技術規范、性能評價等標準的建立,對該領域相關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具有有力的支撐作用,開展標準化工作已成為迫切需求。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批準,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正式成立,編號為SAC/TC279/WG9,負責組織協調全國低維納米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
經研究,定于2017年8月20日~21日在江蘇省泰州市召開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SAC/TC279/WG9)成立會議,暨國家標準編制啟動會。同時,為了加速國家標準、團體標準立項進度,推動我國主導相關國際標準,同期舉辦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國際標準工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大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體及參會對象
主辦單位: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承辦單位:泰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泰州石墨烯研究檢測平臺(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秘書處)
協辦單位: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
贊助單位: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低維材料在線
參會對象: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全體委員、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國際標準工作委員會全體委員、低維納米技術領域相關單位及專家、有意參加標準編制工作的相關單位及專家。
二、會議內容
(一)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成立儀式
1. 領導致辭
2. 工作組成員證書頒發
(二)國家標準工作會議
1. 20170324-T-491 國家標準《石墨烯薄膜的性能測試方法》編制啟動會。報告人:智林杰研究員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2. 國家標準《儲能用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振實密度測試方法》技術交流。報告人:智林杰研究員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3. 國家標準項目需求研討(如有需求請用附件2反饋)
(三)聯盟標準工作會議
1. 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國際標準工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大會及委員證書頒發
2. 納米技術國際標準化進展。報告人:葛廣路研究員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3.二維高分子材料:從微觀到宏觀的結構與形貌調控。報告人:張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4. 多極軸分子鐵電/壓電材料。報告人:游雨蒙教授 東南大學
5. 新型二維材料的電子輸運和器件應用。報告人:繆峰 南京大學
6. 原子力顯微鏡在納米材料觀測中的應用。報告人:陳強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7. 專家專題報告
8. 聯盟標準項目需求研討(如有需求請用附件2反饋)
三、標準化需求征集
本次會議面向全國各單位征集低維納米技術領域的標準化需求,供本次國家或聯盟標準工作會議研討和后續立項。如有需求請于7月28日前反饋《附件2:標準化需求征集表》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邵悅13914543362 ,梁錚18936799578。
四、會務安排
(一)會議報到時間:8月20日全天,歡迎晚宴18:30開始。會議于8月21日召開,會期一天。
(二)會議地址:泰州天德湖賓館
酒店地址:泰州市海陵區海陵南路268號(天德湖公園內)
(三)交通
1. 高鐵到鎮江南站后,會務組安排專車接站,接站發車時間:17:00(需接站者請在附件1會議回執中注明)。
2. 高鐵南京站到泰州火車站動車約1小時20分鐘。
3. 揚州泰州機場到泰州汽車南站約 35分鐘車程,大巴班次如下:10:00、12:00、13:40,、18:00、20:10。
4. 南京祿口機場到泰州汽車南站約2.5小時車程,大巴班次如下:10:30、12:30、14:30、16:30、19:00、21:30。
五、會務費用及相關事宜
1.會議費用全免(含會務費、資料費、餐費)。往返差旅、住宿費自理。
2.會議酒店客房緊張,會務組可提前幫助預訂房間。住宿標準:大床房和標準間均為380元/間?天(含雙早)。標準間如需拼房,請在附件1會議回執中注明。
六、參會報名
希各單位接此通知后于8月4日前將《附件1:會議回執》反饋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參會聯系人:邵悅13914543362 ,梁錚18936799578。
會議網址:http://www.grapheneiso.com/
七、會議贊助
更多合作,會議支持,會議展示,歡迎來電洽談。
贊助/參展聯系人:袁文軍13761090949,[email protected]
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低維納米結構與性能工作組
2017年7月15日
附件1:會議回執
附件2:標準化需求征集表
附件3:國家標準項目介紹
附件1:
會議回執
姓 名 |
性別 |
單位 |
職務 |
聯系電話 |
8月20日是否訂房(注明大床/雙床) |
8月21日是否訂房(注明大床/雙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備注:會務組將到高鐵鎮江南站接站,接站發車時間:17:00 是否需要接站: (必填項,請填“是/否”) 到站班次: (若無需接站則不必填寫) 到站時間: (若無需接站則不必填寫) |
希各單位接此通知后于8月4日前將《附件1:會議回執》反饋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參會聯系人:邵悅13914543362 ,梁錚18936799578。
會議網址:http://www.grapheneiso.com/
附件2:
標準化需求征集表
項目名稱(中文) |
|
||
項目名稱(英文) |
|
||
標準類別 |
選填:產品/基礎/方法/管理/安全/衛生/環保/其他 |
||
提出單位 |
|
||
主要提出人 |
|
||
主要提出人聯系電話 |
|
主要提出人電子郵件 |
|
項目提出時間 |
|
||
項目計劃開始時間 |
|
項目計劃結束時間 |
|
目的、意義 |
|
||
范圍和主要技術內容 |
|
||
國內外情況簡要說明 |
|
||
項目成本預算 |
|
||
備注 |
|
希各單位接此通知后于8月4日前將《附件2:標準化需求征集表》反饋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系人:邵悅13914543362 ,梁錚18936799578。
附件3:國家標準項目介紹
標準名稱 |
石墨烯薄膜的性能測試方法 |
ICS分類號 |
07.030 |
目的意義 |
石墨烯是一種典型的二維納米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高電子傳輸速率以及光透過率,石墨烯薄膜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透明導電膜的制備,在許多光電器件,如太陽能電池、觸摸屏、智能窗、液晶顯示等領域中備受關注。由于不同應用對于透明導電膜的性能要求不同,在使用前需要對石墨烯薄膜的導電性、透光性等性能進行測試,以評價石墨烯薄膜的光電性能,并有助于選出符合應用所需的材料。 本標準使用四探針法對石墨烯薄膜的導電性和面電阻均勻性進行測試,使用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法對石墨烯薄膜的厚度進行測試,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法對石墨烯薄膜的透光性進行測試。國內尚無測試石墨烯薄膜上述性能的標準方法。因此,為滿足國內該領域的使用需求,制定石墨烯薄膜性能測試標準具有重要意義。 |
范圍和主要 |
本標準規定了在常溫常壓空氣環境下使用四探針法對石墨烯薄膜樣品的導電性和面電阻均勻性進行測試的方法。通過定量測試石墨烯薄膜的方塊電阻值,并結合厚度信息得到電導率值,從而進行石墨烯薄膜樣品的導電性的綜合評價。本標準規定了九點電阻測量法測定石墨烯薄膜的面電阻均勻性的方法,通過測定特定的九個點的方塊電阻值,計算方塊電阻偏差的相對大小,從而得到薄膜樣品均勻性的評價。本標還準規定了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法測定石墨烯薄膜的厚度的方法,通過掃描樣品邊緣處的高度差,得到薄膜的厚度信息。本標準同時規定了在空氣環境下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法(UV–Vis-NIR)對石墨烯薄膜樣品的透光性進行測試的方法。通過定量測試石墨烯薄膜在紫外-可見-近紅外波長范圍內的透過率曲線,進行石墨烯薄膜樣品在所選取的波長范圍內透光性的綜合評價。同時,本標準提供一種對可見光區域內石墨烯薄膜的透光性的評價方法。 技術內容: 使用四探針測試儀對石墨烯薄膜的方塊電阻和電導率進行測試,明確石墨烯薄膜的導電性。具體為樣品準備、方塊電阻的測試、樣品厚度測試、電導率的計算,重復進行三次樣品測試。使用四探針測試儀對石墨烯薄膜的面電阻均勻性進行測試,具體為選取測試區域和測試點、方塊電阻的測試、均勻性的計算。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樣品的厚度進行測試,具體為樣品準備、原子力顯微鏡掃描得到厚度信息、多次掃描取平均值。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對石墨烯薄膜在某一波長范圍的透光率進行測試,明確石墨烯薄膜的透光性。具體為樣品準備、波長區間及掃描速率確定,重復進行三次樣品測試,由透光率曲線得到石墨烯薄膜的透光性評價。 |
國內外情況 |
國內尚無對石墨烯薄膜的導電性、面電阻均勻性、厚度、透光性等性能測試制定標準方法。 |
標準名稱 |
儲能用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振實密度測試方法 |
ICS分類號 |
07.030 |
目的意義 |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其獨特的二維單原子層結構賦予了它許多新穎特性,如優異的機械性能、良好的導熱和導電性能等,其在諸多領域均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基于石墨烯與鋰離子電池活性電極材料的復合,一類新型納米復合電極材料正成為科學界和工業界重點關注的能源材料體系。盡管能源電極材料的振實密度對于其實際應用至關重要,目前國際國內尚無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振實密度測試的相關標準,其主要原因是各種維度、結構和形態的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在不同的堆積方式下及不同形態的測試器皿中具有不同的振實體積,致使現存的顆粒及粉末振實密度測試方法完全無法應用于該類新型的納米材料體系;制定該類材料的振實密度測試標準對推進材料的實際應用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范圍和主要 |
本標準提供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振實密度的測定方法,即要求在考慮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結構及形態特征的基礎上,將未排列及預排列的樣品置于器皿形狀與材料維度相匹配的器皿中振實;本標準提供一種對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振實密度進行表征的指導。 技術內容:使用振實密度測試儀將精確稱量的具有不同堆積方式的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根據材料的維度等結構形態信息在不同形狀的體積測試器皿中進行振實,以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的質量除以材料經振實后的體積,得到其振實密度值。具體為樣品堆積方式的確定、器皿形狀的選擇、樣品量的確定、振實過程的控制等,重復進行三次樣品振實密度測試,確保數據可靠性。 |
國內外情況 |
國內尚無針對納米材料-石墨烯基復合電極材料進行其振實密度測試的標準方法。 |